都昌新闻网讯(记者 洪云琴)12月22日,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这一天,各地市民以不同形式来庆祝,但其中以吃饺子最为普遍。
上午,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在冷冻食品区购买饺子的市民比往常多了2-3倍,超市冰柜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速冻饺子,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市民左挑挑又看看,一派热闹浓郁的节日氛围。
据了解,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据说东汉时他辞官回乡南阳,为乡邻治病。正值冬季,大雪纷飞,十分寒冷。白河两岸老百姓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伤了。张仲景看到此情景,便让其弟子建起医棚,在冬至那天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用水煮,然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像耳朵似的称为“娇耳”,煮熟后,分给来问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全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被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形状,包成食物,也叫饺子。因而,冬至吃饺子防冻耳朵的习俗就被沿袭下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很多地方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