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共都昌县委办公室、都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都昌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实施方案》对机构改革
提出了哪些总体要求?
改革后机构设置数量有多少?
政府机构如何设置?
新组建和优化职责的机构有哪些?
具体怎么改?
随小编一起看过来
(1)组建县监察委员会。将县监察局的职责,以及县人民检察院的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与预防职务犯罪等反腐败相关职责整合,组建县监察委员会,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
不再保留县监察局。
(2)组建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
(3)组建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委办公室。
(4)组建县委审计委员会,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审计局。
(5)将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委办公室。
(6)将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
(7)组建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县委议事协调机构。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县教育体育局。
(8)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调整优化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领导体制。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日常工作,作为县委工作机关,归口县委组织部管理。
(9)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公务员管理职责划入县委组织部,对外加挂县公务员局牌子。
(10)县委统战部统一管理民族宗教工作。将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的职责划入县委统战部,对外加挂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牌子。
不再保留单设的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11)县委统战部统一管理侨务工作。将县政府办公室的侨务管理职责划入县委统战部,对外加挂县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
将县政府办公室的海外华人华侨社团联谊等职责划归县侨联行使。
(12)优化县委办公室职责。将县档案局(县档案馆)的行政职能划入县委办公室。县档案馆作为县委直属事业单位,不再保留县档案局。
将县委政策研究室的职责划入县委办公室,不再保留县委政策研究室。
不再保留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县委办公室加挂县委保密机要局牌子,不再保留县委机要局(县国家密码管理局)、县国家保密局(县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不再保留县委督查室的正科级规格。
(13)优化县委组织部职责。将县委老干部局的职责划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加挂县委老干部局牌子。
不再保留单设的县委老干部局。
将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调整为在县委组织部挂牌。
不再保留县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的正科级规格。不再保留县委组织员办公室、县委人才工作办公室的副科级规格。
(14)县委宣传部加挂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内设机构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不再保留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副科级规格。
(15)优化县委统战部职责。将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县委统战部。县委统战部对外加挂县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单设的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16)将县委信访局调整为县委工作机关,对外加挂县政府信访局牌子。
(17)不再设立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县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关职责交由县委政法委员会承担。不再保留县委政法委员会合署机构县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
(18)不再设立县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县委610办公室),有关职责交由县委政法委员会、县公安局承担。
(19)组建县自然资源局。将县国土资源局的职责,县水务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县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以及县规划局的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县自然资源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县国土资源局(县不动产登记局)。
(20)组建县农业农村局。将县委农村工作部的职责,县农业局的职责,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粮食工作职责,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县国土资源局的农田整治项目、县水务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以及县农机管理局、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县水产局、县鄱阳湖渔政局的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县农业农村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县委农村工作部(县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县农业局。
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不再保留县粮食局牌子。
(21)组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将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职责,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行政职能整合,组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2)组建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以及县民政局的老龄工作职责,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保留县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
不再保留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不再保留事业单位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3)组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县民政局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职责,以及军队有关职责等整合,组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
(24)组建县应急管理局。将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县政府办公室的应急管理职责,县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县民政局的救灾职责,县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县水务局的水旱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县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县减灾委员会、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以及县防震减灾局的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县应急管理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按中央有关改革部署实施。
不再保留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县政府办公室不再保留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事业单位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25)重新组建县司法局。将县司法局的职责,县政府办公室的法制工作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县司法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县政府办公室不再保留县政府法制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县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的副科级规格。
(26)优化县审计局职责。将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职责,县财政局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收支情况监督检查职责,县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监事职能等划入县审计局。
(27)组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相关职责,县科学技术局的专利管理职责,以及县商务局承担的反垄断相关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保留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
不再保留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不再保留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的企业监督管理局、公平交易局的副科级规格。
县科学技术局不再保留县知识产权局牌子。
(28)组建县医疗保障局。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相关职责,县民政局的医疗救助职责,以及县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局的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县医疗保障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再保留县物价局牌子。
不再保留县物价局的价格监督检查局的副科级规格。
(29)优化县政府办公室职责。县政府办公室承担金融工作职责,加挂县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事业单位县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加挂县政府外事办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县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牌子。
县政府办公室保留县人民防空办公室牌子。
不再保留县政府经济研究室、县政府督查室的副科级规格。
(30)优化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责。将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的行政职能划入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1)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32)优化县财政局职责。将县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行政职能划入县财政局。
县财政局不再保留县乡镇财政管理局牌子。
(33)组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县建设局的职责,县房地产管理局的行政职能等整合,组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县建设局。
(34)优化县交通运输局职责。将县道路运输管理局的行政职能,县鄱阳湖渔政局承担的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行政职能划入县交通运输局。
(35)县水务局更名为县水利局。
(36)重新组建县科学技术局。将县科学技术局的职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县科学技术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37)组建县商务局。将县商务局、县商业管理办公室的行政职能整合,组建县商务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县商务局。
(38)重新组建县林业局。将县林业局的职责,以及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等部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县林业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由县自然资源局统一领导和管理。
(39)组建县扶贫办公室,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40)组建县城市管理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41)组建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将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县政府办公室的政务服务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作为县政府工作部门。
不再保留县政府派出机构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
(42)县民政局不再加挂县委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牌子。
改革后,共设置党政机构37个。党委机构9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县委工作机关8个;县政府工作部门28个。(详见附件)
改革后,不再设有其他副科级及以上党政机构和内设机构。
1.深化县人大机构改革
(43)组建县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整合县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的相关职责,组建县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作为县人大专门委员会。
(44)县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更名为县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2.深化县政协机构改革
(45)组建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联系农业界和研究“三农”问题等职责调整到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46)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更名为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将县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承担的联系文化艺术界等相关职责调整到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47)县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更名为县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将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承担的联系科技界等相关职责调整到县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48)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更名为县政协经济委员会。
3.深化群团组织改革
(49)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群团组织改革的决策部署,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着力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群团组织设立的党组织,接受批准其成立的党委统一领导,定期汇报工作,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群团组织改革同机构改革相结合,改革机关设置、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促进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功能有机衔接,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承接适合由其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增强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更好发挥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将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更好适应基层和群众需要。
4.深化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和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
(50)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按照精干高效原则设置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纳入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同步实施。制定出台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将完全、主要和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全面清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按照能转职能的不转机构、确需转机构的实行综合设置的原则,区分情况推进改革。对完全和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原则上将行政职能剥离转入相关党政机构;确需单设为行政机构的,在精简的基础上综合设置,计入党政机构限额。对县委县政府直属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部门所属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行政职能剥离转入职能相近的党政机构或主管部门;对剥离行政职能后的事业单位进行撤并整合,尽量综合设置,并规范名称。改革后保留设置的事业单位不再称“委、办、局”。今后,除行政执法机构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推进改革外,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5.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51)根据中央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部署,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执法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改变行政执法人海战术,更多应用科技手段,推行非现场执法。减少多头执法,一个部门设有多支执法队伍的,原则上整合为一支执法队伍。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综合执法队伍。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将商务执法、盐业执法等整合划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实行更大范围的综合执法。继续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等其他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除金融监管、环保监测监察等中央有明确规定外,其他领域行政执法均应落实好属地监管责任。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执法力量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在乡镇探索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结合整合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对现有人员进行清理规范,全面清理清退临时人员和聘用人员,严禁使用辅助人员执法。锁定执法人员编制底数,暂时保持现状不变,待中央统一明确政策后逐步规范。加强人员招录、使用和考核管理,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规范执法,推进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标准化,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可追溯、可问责机制和不作为、乱作为退出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6.统筹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
(5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机构改革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细化量化标准,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加强权责清单管理,有效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运行。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加快推进部门政务信息联通共享,着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推进供水、供电、供气等人民群众经常打交道的公共事业部门便民化改革,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7.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53)按照中央关于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的要求,统筹谋划、分步实施乡镇相关改革。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乡镇,强化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整合优化乡镇党政机构和事业站所,归并相近职能,设立综合性办事机构和事业单位,统筹各类编制资源,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适应乡镇工作特点和便民服务需要,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的力量和职能,综合设置机构。理顺县直部门与乡镇关系,把条的管理和块的治理协同起来。县直部门要依法履职,强化专业性管理。乡镇工作重心要转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
附件一(点击可看大图)
附件二(点击可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