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炮第65师其前身为诞生在抗日战争的1937年8月,当时叫抗敌决死队第4纵队,是在薄一波同志的组织和筹备下,在贺龙、关向应同志的领导下,在八路军120师的帮助下组建而成。1948年7月改称晋绥军区独立第12旅;1949年3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第20师,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东南沿海对空作战、援越抗美对空作战、中老边境设伏作战、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扣林山、老山、者阴山作战;其中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太原、扶眉、陇东追击战、陕南陇南、解放西南等重要战役战斗。
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中诞生成长,在解放战争中发展壮大,在抗美援朝中屡创辉煌;逐步成长为一支英勇善战、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英雄部队,为共和国的建立,在历次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1950年11月,改编为炮兵第7训练基地(济南),1952年8月,炮兵第7训练基地改编为高炮第65师师部。驻地山东德州,辖613、614、615团,归华东军区建制。
613团由吴淞要塞炮兵第1团2营改为1营、安徽军区90师山炮营组成炮4、5连及高机连,团部及指挥连由基地机关抽组。
614团由苏南军区警备2团团部、吴淞要塞炮兵第2团2营改为1营、浙江军区103师及台州大队抽调3个连组成炮4、5连及高机连,指挥连由全团抽调。
615团由基地驾训团团部、该团警卫连改为指挥连,吴淞要塞炮兵3团2营改为1营。
1953年2月开始接受装备,其中613团85炮团,614、615团37高炮团。
高炮65师1953年6月20日由德县出发,24日入朝,6月5日615团调归炮兵66师建制。
1953年8月1日,以独立高炮24营、炮兵29团高炮连为基础、组建616团。装备37炮,全团606人。
先后入朝持续作战992天,作战1124次,击落97架(其中23营7架,24营23架,32营37架,独立高炮连30架),牺牲110人,负伤134人。
1954年12月回国,调归华东军区建制。613、616团在浙江金华休整,614团开赴福州掩护炮9师对空安全。12月3日,613、616团进驻路桥机场,担负掩护机场任务。
1955年5月21日高炮65师进驻福州。
1955年10月5日,炮兵65师独立高炮23营全部、32营大部为基础,在龙田扩编为炮兵623团。10月9日,以独立高炮31全部和25营一部为基础在黄歧扩编为625团,623、625团归建炮兵65师建制。
在1955年中作战44次,消耗炮弹4073发,高机弹214发,击落敌机4架,击伤7架。
1956年4月22日,划归福州军区建制。
1957年全年65师辖613、614、616、623、625团,先后在东冲、定海、黄歧、官头、三都等地区担负掩护任务,击伤4架。
1958年1月5日,625团调归炮兵67师建制。师辖613、614、616、623团。
1954年底--1966年10月,机动作战1100多公里,作战112次,击落击伤飞机28架(其中击落6架)。
1966年9月8日,奉中央军委命令和福州军区命令,高炮第65师所属部队,另加强高炮第67师608团(57高炮)、陆军第13军直属高炮营、37师高炮营、陆军第14军40师高炮营、42师高炮营、宣化炮校高炮营、福州军区83师高机连、31军91师高机连、92师高机连、福州军区82师224团高机排、225团高机排、226团高机排,编成中国后勤部队工程第65支队,支队长王建书,政委张林经,奉命出国。
1966年9月12日,高炮第65师编成22个列车梯队,按照623团、师直、613团、614团、616团的顺序,分批离开驻地(福建省连江县、福清县等地),从福州杜坞车站装载向云南启运;于1966年9月25日21时30分,全部达到云南宜良、路南等集结地域。
1966年9月26日至10月9日,分批由云南船头、河口等地入越,接替高炮第67师对空防务,开始担任安沛至老街铁路沿线对空作战任务。
1967年6月2日,奉中央军委命令,高炮第64师接替高炮65师防务,高炮65师经船头、河口、桥头路线移师回国,完成任务。
65师回国接替炮兵61师昆明、蒙自和平远街机场的防空任务。师机关和613、623团进驻蒙自,616团进驻平远街,614团进驻昆明上关镇。
高炮第65师在援越抗美期间,先后参加大小作战122次,击落敌机70架,击伤敌机73架,消耗85炮弹2051发,57炮弹11653发,37炮弹24171发,14。5高机弹108617发,12。7高机弹10579发。
全师涌现出“四好连队”17个,“五好战士”6526人,3等功臣营2个,2等功臣连4个,3等功臣连12个,1等功臣排1个,2等功臣排3个,3等功臣排38个,1等功臣班4个,2等功臣班11个,3等功臣班348个;2等功哨、站2个,3等功哨、站20个;其他3等功单位6个,个人1等功臣15人,个人2等功臣68人,个人3等功臣3044人;整个作战期间共有124人负伤,27人牺牲(安葬在越南的土地上)。
后驻防云南昆明,时辖高炮613、614、616、623团,代号为师部35310(昆明),613团35309(蒙自),614团35308(蒙自),616团35307(平远街),623团35306(昆明巫家坝)。
1967年4月8日,划归昆明军区,进驻蒙自县、担负蒙自空军基地和昆明机场的对空掩护任务。
1968年2月16日,614团开赴勐腊县执行对援老筑路部队的掩护。
1971年9月,614团完成任务回撤进驻蒙自,623团进驻昆明机场。
1978年12月11日,613团进驻开远地区,担任掩护军区前指机关,616团进驻马关地区,掩护14军军指和41师进攻战斗中的对空安全,师指率614、623团进驻河口地区,掩护13军在坝洒至瓦窑红河渡场和河口中越大桥安全。 1979年2月17日,623团2营进驻四连山,担负封锁谷柳大桥,断敌由谷柳迂回坝洒之路,掩护13军37师强渡红河进攻230高地,摧毁火力点5个,毙敌1人,击毁汽车3辆。先后牺牲5人。
1979年3月13日,回撤至蒙自地区休整。
1981年5月,616团2营配属42师参加扣林山作战。
1984年4月29日--5月30日,623团1营携带全部装备摩托化行军到马龙"军区综合训练场"协助拍摄"高山下的花环"电影。
1985年炮兵65师一部与撤销的陆军第11军33师师部合编为陆军第14集团军高炮旅(35203部队)。
1985年,613团改属31师,613团机关及2营(37炮)转隶31师,在大理邓川与31师高炮营合编为31师高炮团,614团改属40师为40师高炮团;616团及623团撤销建制。
1985年9月21日,炮兵65师余部(包括616团的两个营和623团1个营) 整编为成都军区高炮19旅(35310部队),全旅3000余人,旅长李树良,政委戴光敦,辖2个100高炮营,2个57高炮营,3个37高炮营,留下的部队分别是:
613团100炮营——高炮19旅1营
614团100炮营——高炮19旅2营
616团57炮营—— 高炮19旅3营
623团57炮营—— 高炮19旅4营
614团37炮营—— 高炮19旅5营
616团37炮营—— 高炮19旅6营
623团37炮营—— 高炮19旅7营
1986年10月,高炮19旅炮7营、教导队奉命撤消,将两者合并为教导营,下辖5个教导连。1989年10月,该教导营又撤消,改编为教导队,下辖两个教导区队,归旅司令部直属。
1992年9月17日,原14集团军高炮旅撤销番号和建制(5个炮营中,有4个营调走转隶,1个营撤消),成都军区直属高炮19旅与陆军第14集团军原高炮旅(实为原14军高炮旅旅部)合编为陆军第14集团军新的高炮旅(35220部队),合编后的14军高炮旅所辖部队全部为原高炮19旅的部队,延续高炮19旅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