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都昌:是谁把“哲学”引向了歧途
宋哲民
于2015年5月,修改再版《知识存在论》之际
数百年以来,古典哲学学术文献,被现代解释成了文化意识形态,或者语言、词汇的对照,一开始就被套上了“文字”历史的框架;这种“文字化”的“文化”烙印,至今随处可见。对于哲学词汇的学术境界,却长期被奉为语言规范的文化意识形态,而误导着哲学学术的真理境界作用。对哲学境界的不准确理解,甚至是曲解,就必须准确理解哲学是人类知识文明程度的标志作用,而让哲学讲哲学境界的话,或者就是有关世界观、价值观、财富观的真理境界的学问,而并非是知识存在程度体现的语言、词汇历史对照的“文化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形态”,等等的人类知识文明程度的体现方式。这个哲学境界的“标志作用”,与文化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形态“体现方式”的区别,就是人类性、世界性的哲学境界的世界观、价值观、财富观的真理境界,摄统人的认识和导引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哲学学术境界的作用。
英籍奥裔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过,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们世界的界限。而现有对哲学词汇的解释和理解,没有准确传达哲学所秉持的世界观、价值观、财富观的真理境界作用。人们在进行解释时,首先应看到,这一解释,是在面对古典学术境界与现代学术境界的不同。古典哲学词汇与哲学概念所传达的世界观、价值观、财富观,与现代的真理境界,已经相去甚远。用古典哲学概念,难以完整表达哲学词汇的现代境界。例如,古汉语就没有对应于当代流行的 “freedom”(自由)、“right”(权利)等等的词汇;又如“autonomy”(自主)、“individual”(个体)、“rationality”(合理性)、“democracy”(民主)等,在古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词汇。正因如此,运用文化意识形态或者文字对应的文化烙印,在历史上的沟通交流,都不会是成功的提升哲学学术境界的方向;但是,在古汉语的哲学境界之中,却同样具有着人类性、世界性共同的、相同的思维与存在一致的真相知识、本原与终极统一的理性知识、本质与表象同一的本质知识,这个知识存在的真相、真理、本质属性程度,所标志的人类知识文明程度的世界观、价值观、财富观的真理境界。
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语言、文字的文化意识形态;无论是什么样的狩猎生产、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的人类生产生存方式的社会形态,无论是什么程度的真相知识的科学技术,我们都能够在“思维与存在一致的真相知识、本原与终极统一的理性知识、本质与表象同一的本质知识之中,寻求到人类性、世界性的呈现真相的真相对应为真的真相知识,成为真相知识的思维与存在一致性的真相属性;寻找到信息存在理性对应,成为理性为真的理性知识,形成本原与终极统一的理性知识实现方式,这个本质演变的真理属性;追求到本质与表象同一的本质为真的本质知识,成为本质知识实现存在的本质规定的本质属性;这个知识存在程度的真相、真理、本质存在的终极属性;或者说人类呈现真相的真相为真的真相知识、理性对应的理性为真的理性知识、实现存在的本质为真的本质知识,却是人类、世界性的本质特征、本质演变、本质规定的本质源泉和根据,也就是能够获得人类性、世界性的真相一致、真理统一、本质同一的人类生产生存方式的人力价值规律的狩猎生产、体力价值规律的农业生产、劳动力价值规律的工业生产的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资本社会形态的真相文明的历史阶段;以及智力价值规律的价值生产、知识力价值规律的财富生产、创造力价值规律的创造自然的产权文明的历史阶段,这个人类知识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知识存在的已经存在的历史进程;这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乃至创造自然的呈现真相和实现存在的知知识存在程度,启蒙理性人性力量的进步,形成的人类知识文明历史进程的本质源泉和根据的哲学境界。
当代哲学家对哲学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对哲学很感兴趣,希望了解;另一方面又不愿将哲学视为一种严肃的真理境界的探求,不承认它是作为哲学学术的真理境界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归结为,解释者们对哲学词汇,缺乏深入理解的学术境界,其中的哲学著作,就难以让哲学专业人士准确把握世界观、价值观、财富观的真理境界。做词汇解释和进行历史比较,都不能教条化和简单化,而必须坚持历史的古典与现代的经典相结合,这是原汁原味地理解哲学境界的一种必要的学术境界。比如,对待古典的“角色本体论”,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让本体论,从真相知识的现代知识论真相原则的语境中脱离出来,使它返回到哲学自己的真理境界的语境中去,让它自己讲述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财富观的学术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找到哲学学术境界本身的语境,即先看它的学术境界的高度,找出它的核心词汇的现代学术境界,想办法弄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也就是说,第一步是先让哲学境界显示自己的真理境界的“标志性”,第二步再把它放到与历史对话的学术位置。
在语言、词汇的解释和学术境界的历史比较中,坚持古典学术境界与现代学术境界相结合,一方面需要利用传统本体论的经验,另一方面需要还原出语境的学术境界,即哲学叙事说理时的真理境界的世界观、价值观、财富观的历史情景。只要我们想对哲学传统有一个较为原汁原味的现代理解,就必须把那些学术境界的历史背景考虑进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经典所提供的学术境界的词汇,对我们进行哲学诠释,具有理论基础的意义。在这个诠释语境中,哲学境界能够以自己的词汇,讲述它自己,从而颠覆以往很多人的文化意识形态的解释,或者语言、词汇对照的理解。它告诉我们:哲学境界是“准真理论”的理论基础;哲学中的世界,不是人头脑中的“上帝”,真理不需要上帝这个理念;哲学境界的“世界观”,不具有“上帝”的神性;哲学中的“人”,是价值观需要的价值规律,而不是个体性生存法则的哲理;人类社会是社群社会,人的自由、平等,是在哲学传统中没有人的价值位置的人的权力的财富观的私有制社会形态,也就是没有每一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真理法则的人的权力的本体论的哲学境界;这些就是哲学境界的世界观、价值观、财富观的“人的问题”,“世界的问题”。
哲学传统讲的“超越”,内涵和实质存在重大差别;本体论传统追求“本原真相的绝对真相”、“本原真理的绝对真理”,称为原因、根源、根据等等的本原属性的现代知识论的真相原则;但是,哲学境界却又是人类知识文明程度标志的世界观的本质特征、价值观的本质演变、财富观的本质规定的人的权力,这个知识存在程度的标志的真理境界的终极属性,或者说是哲学境界标志着人类和世界演变的世界观的本质特征,人的生存需要、生产需要、产权需要的价值规律的价值观的本质演变,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真理法则的人的权力的财富观的本质规定,这个就是真理境界的世界观、价值观、财富观,摄统人的认识和导引人的目的和利益实现方式的作用。
现代哲学学术,虽然成功地避免了本体论最糟糕的结果,而继承了知识论中“认识论”、“方法论”的真相知识等众多的合理要素;但是,仍然把哲学作为古典文化的意识形态,或者文字对照的现代性解释,也就把哲学学术境界的提升,在现代“超越性”的真理境界的形成,引向了“回归、背反、循环论证”的本原属性的歧途。
(都昌网-www.dcxw.org)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