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都昌:觳觫与山东方言
观看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真是一件让人大开眼界的事。无论多么生僻古怪的汉字,竟然难不倒那些年幼的小选手,真真令我这当语文老师的叹服不已。从去年开始,央视通过该节目还开展了“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每周精选推出一个节目中出现的“冰封词汇”,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广泛传播,激发亿万人学习和分享,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了
第一期:
葳蕤、搴芳、翊赞、剀切、哂纳、颟顸、藜藿、惮烦、香醪、骀荡、乖剌、驽骀、猬集;
第二期:
踬仆、飙尘、璀错、惭忸、赧赧、觳觫、抃笑、轸念、猜虞、阙疑。
这些古籍里的词汇,除了乖剌、阙疑等词还能偶尔见到以外,其余的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基本是销声匿迹了。但其中的“觳觫”我以为应该是个例外。它没有被冰封,甚至也没有被尘封。它依然活着,至少是活在山东的方言里。
觳觫:húsù恐惧得发抖(《汉典》)。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申大头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头。——清· 李伯元《文明小史》
从以上所举例子可知,觳觫似乎是只“活”在古代历史典籍之中,现代语言中似乎不见其踪迹了。但据我考证,至少在山东方言里,这个词还活着,而且活得有滋有味。
第一、 觳觫这个词的读音húsù在现代山东方言里读作hésa(济南菏泽等地)或hása(东潍方言区)或hési(临沂部分地区)。
分析一下觳觫的古音和山东方言的读音我们会发现,二者的声母完全相同,都是HS;它们的韵母部分却明显不同。但这也不足为奇,这是语言在从古至今的流转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在音韵学上被称为“一声之转”。比如hu与he,和字的五个读音中就有hé(和平)、hú(麻将用语,和牌)这两个读音。核字同样也有hú(杏核儿)、hé(核查)这两个读音。还有个涸字,现在只有一个读音hé,但在《集韵》《韵会》《正韵》等古代字书中,是既作曷各切又作胡故切,可见古时也是读作huhe两音的。所以,觳觫的觳字,古时读作hú现代读作hé,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东潍方言区(高密诸城日照一带),ge、ke、he往往读作ga、ka、ha。比如割肉、磕头、喝水就分别读作gāròu、kātóu、hāshuǐ。这也是古今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结果,也是“一声之转”。有些形声字可为此作证。比如:
ge ga ke ka he ha
葛 噶(噶伦) 客 喀(喀秋莎) 合 哈(哈欠)
戈 戛(戛纳) 蛤(蛤蟆)
从以上几个形声字可以看出,ge、ke、he在这几个形声字里就分别演变为ga、 ka、 ha 了。由此可知,东潍方言把he读作ha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说,hésa或hása或hési与觳觫的古音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再从词义方面来分析,山东方言是继承并丰富、发展了古词觳觫的意义的。
古词觳觫的意义就一项:恐惧得发抖。
山东方言也说“吓得浑身直~~”(~~代表山东方言三种读音)。从这一点来说,这叫继承。
另外,山东方言扩展了发抖的原因,不只是恐惧,凡是令人发抖的外因都适用。
因寒冷而发抖。如:冻~~咧。冻得直~~。
因生气而发抖。 如:气得他爹浑身直~~。
另外,因为疟疾、帕金森等疾病,或者因为激动,或者因为紧张而导致身体或某部分肢体发抖,山东方言都可以称之为~~。
以上词义,都是因受外界刺激而被动的发抖。在山东方言里,还有一个义项,是主动的抖动,抖一抖,使手中的东西干净、均匀、松散。如:
使干净:(衣服)在地上放了老半天了,你~~~~再穿。
使均匀:(打地铺时)先把麦穣~~匀和了再铺席子。
使松散:(打麦场翻场时)你得一边翻一边~~。
从以上三例可以看出,山东方言~~有着特定的意义,似乎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才说觳觫在山东方言里活得有滋有味。
(都昌网-www.dcxw.org)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