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赣鄱,历来钟灵毓秀、俊采星驰,如今更是好人辈出、群星璀璨。
近段时间以来,我省涌现了一批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被人们广为传颂。
3月16日20时45分,三辆轿车在南昌老福山立交桥上相撞,肇事的起亚轿车燃起熊熊大火,威胁着车中受伤者的生命和路过车辆的安全。危急时刻,驾车路过的许诺、应维雨、杨国华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下车,向被困车中的3名伤者伸出了援手。
3月25日中午,正在姑父家吃饭的南昌县黄马乡冯家小学六年级学生吴昊听到院落后传来“救命”的呼喊声,立刻放下碗筷,循着声音跑到水塘边。站在岸边的大人们因不会游泳,只能干着急。当看到水面上挣扎着的落水者,水性较好的吴昊来不及脱衣服,一头扎进水塘,救起了四岁半的落水女孩。
4月3日下午,宜春市芦洲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凯浩、彭浩明看到紧邻学校围墙的民房防盗窗上,一个女孩脖子被防盗窗不锈钢条卡住,脖子以下的身体悬在防盗窗外面。他们俩便采取一人托举、一人接应的办法救女孩。前来援救的消防员说:“如果不是男孩将女孩托举起来,为救援争取了时间,女孩肯定会有生命危险。”张凯浩和彭浩明的事迹在网络广为传颂,无数网友为他们点赞,并亲切地称他们为“托举弟”。
4月3日傍晚,万安县一名9岁男孩外出散步时不慎坠入赣江。当时,20岁的外卖快递员曾鹏和肖蓉正在河边散步,听到有人喊“救命”,他们立即跑过去,二话不说就跳入河中救人。因水流湍急,曾鹏下水后也迅速被水冲走,不幸牺牲。4月7日下午,救人英雄曾鹏的遗体被找到。
这些事迹感动了全省,也感动了全国。
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授予许诺、应维雨、杨国华“江西好人”荣誉后,4月5日,中央文明办又授予他们“中国好人”荣誉;4月7日,吴昊、张凯浩和彭浩明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授予“江西好人”荣誉。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向他们颁发了关爱奖励金。
4月9日下午,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力平委托,省文明办主任张天清赶赴万安县吊唁救人英雄曾鹏,看望慰问曾鹏的母亲袁英,授予曾鹏“江西好人”荣誉,送上“江西省关爱好人基金”8万元关爱奖励金。同时,授予参与救人的肖蓉“江西好人”荣誉,并为她送上了2万元关爱奖励金。
万安县委、县政府授予曾鹏、肖蓉为“见义勇为优秀青年”,号召全县机关干部群众积极为曾鹏家属捐款,协调为曾鹏母亲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积极为曾鹏申报烈士荣誉。共青团万安县委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了向见义勇为优秀青年曾鹏学习及募捐的倡议。
“平凡的人生、平淡的生活、善良的心,这是江西好人的特点。”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一群江西好人透出的平民小善,正汇聚成浩瀚的大德之海。仅今年1月以来,全省就有2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1人当选“江西好人”。
“江西好人”不是静止的道德标杆,他们来自群众,也要回到群众中去,以自己的善举、美德带动更多人。
为让身边好人典型事迹感染更多人,凝聚正能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重点部署,全力推动在省、市、县三级新闻媒体和网站设立“身边好人榜”“先进典型人物发布厅”,各级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全省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江西文明网建设了“江西好人网”,作为“中国好人榜”“江西好人”和“身边好人榜”推荐评选活动的工作平台和数据库。目前,除每月的推荐评选动态外,江西文明网将我省“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和“江西好人”及“身边好人榜”事迹全部实现网络化展示。同时,大力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大型图片巡展、先进事迹巡演和先进事迹巡讲活动,把宣传触角和覆盖面渗透到基层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军营,把感人事迹生动鲜活地送到群众身边,使好人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让人们感受身边好人力量,传扬好人精神。
好人有好报,方能好人辈出。
今年春节期间,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根据省文明委的统一部署,拨出76.5万元专款,对全省153名生活困难的身边好人进行帮扶。
从2012年起,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设立专项资金,每年拨专款帮扶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常态长效的褒奖机制。截至今年2月,共帮扶718名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帮扶资金达429万元。
2016年10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省慈善总会成立“江西省关爱好人基金”,用于定向帮扶资助限于现有政策规定难享受有关奖励、救助和帮助的生产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凡人善举。这既是对好人好事的褒奖,更是着眼现行政策的尚未关注之处,补齐道德建设的一块关键短板。
随着省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奖励帮扶办法的出台,我省各设区市、各系统、各单位设立相应帮扶资金,出台对本地、本系统和本单位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具体帮扶和优待礼遇办法。褒奖机制在全省的建立完善,为全社会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讲诚信树立了“风向标”。
平凡中见伟大,寻常中显高尚。做“江西好人”,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他们的善举叠加,提升了江西的文明高度,成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