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大地纵横流淌的水系上,一场无声的劣Ⅴ类水消灭战正在打响。
今年,我省提出打造“河长制”升级版,并将消灭劣V类水工作纳入“河长制”工作范畴。消灭水质已严重恶化、基本丧失了水的使用功能的劣V类水,是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
“发令枪”响起:截至2018年5月全面消灭劣V类水
烟波浩渺,浪飞鱼跃,我省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然而,全省江河水系水质未全面达到优良水平,局部区域水环境质量下降。2016年至今年6月,全省295个国控、省控和县界断面中,共有44个断面出现过劣V和V类水质;在城市、村镇周边和一些厂矿区域,还存在不少黑臭水塘、沟渠。
哪些因素导致劣V类水在我省存在?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经过认真监测分析,找准了成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入河;禽畜规模化养殖未采取任何环保措施,养殖粪污直排入河;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落后,收集处理能力不足,雨污未实行分流,污水管网老化、破损,造成污水直接入河;采矿污水造成污染。
为加强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今年6月,省政府印发《江西省消灭劣V类水工作方案》,明确要求截至2018年5月,全省消灭劣V类水。至此,全省劣Ⅴ类水消灭战正式打响。
“指挥令”部署:“六大重点工程”总投资超过38.75亿元
8月3日,全省消灭劣V类水推进“河长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对深入推进劣Ⅴ类水消灭战进行了部署。
一项项“指挥令”有序发出,明确了劣Ⅴ类水消灭战的措施,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工程项目。我省明确了推进截污纳管、工业整治、化肥农药治理、排放整治、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六大重点工程”,规划了175个工程治理项目,初步估算计划总投资38.75亿元以上。
坚持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并举,针对劣V类水形成的不同成因,我省对44个重点治理断面以外的其余251个断面,进一步加强河湖跨界断面、主要交汇处、重点水域的水量水质水环境监测,强化突发水污染应急处置。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大力推进园区规划环评,加大工业节水力度,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清河行动”和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成为全省消灭劣V类水的两个抓手,切实解决影响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问题。
“攻坚战”推进:严把三道关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随着号角的吹响,全省各地挂图作战,层层联动,确保实现“用一年左右时间消灭劣V类水”的目标。
在新余,全市范围开展以水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保家行动”,短短五个月时间,拆迁禁养区养殖场6222家,333座水库、2293座山塘全部退出承包养殖,整治关停高能耗、高污染、“十小”企业96家。在景德镇,当地邀请专家把脉问诊,对全市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先后制定了《景德镇市中心城区水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景德镇市消灭劣V类水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方案。
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三道关口成为各地消灭劣V类水的严把重点。严把排查关,各地对辖区所有河道再彻底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摸底;严把工程关,认真实施企业及工业聚集区污染治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及时落地生效;严把验收关,对各市、县消灭劣V类水工作情况,严格验收标准,确保挂号、报结和销号制度落到实处。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省劣Ⅴ类水消灭战如火如荼展开,各地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