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du
12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省生态办、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环保厅召开“建设美丽江西”新闻发布会。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获悉,我省将着重抓好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2018年实现11个设区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研究组建鄱阳湖流域管理机构,到2020年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Ⅴ类及劣Ⅴ类水体。
◎省生态办 抓好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
省生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刘兵介绍,省发改委将着力打响“四大攻坚战”,努力实现“一个突破、两个提升”,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奠定坚实基础。
打响绿色发展攻坚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着重抓好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等。
打响环境治理攻坚战。打好劣V类水歼灭战,建立覆盖全流域重点污染源、排污口在线监测系统等。
打响生态提升攻坚战。提高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标准,落实东江源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
打响监管体制改革攻坚战。探索成立省级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加快推进环保监管体制改革,探索城乡环境保护工作由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机制和模式等。
“一个突破”:制度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流域生态补偿、河湖保护与生态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扶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等五个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两个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全省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逐步提升,全面消除劣V类水等;绿色发展水平提升,万元GDP能耗、水耗逐步下降,主要污染排放量不断降低等。
◎省国土资源厅 推进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省生态办
“我们将加快编制省级国土规划,在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摸清国土空间本底条件的基础上,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等主体功能空间,促进国土集聚开发、分类保护和综合整治。”省国土资源厅总规划师梁春祥介绍,同时稳妥推进新建、高安、贵溪等县(市、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
严格保护耕地,构建以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新机制。每年对各市、县(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研究制定《江西省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全面完成84个山地丘陵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及成果集成工作。针对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分期分批实施工程治理。
稳妥推进自然资源管理改革。适时启动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做好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省水利厅厅长罗小云介绍,我省将创新流域综合管理模式,探索建立鄱阳湖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省级层面流域管理职能,研究组建鄱阳湖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开发与保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监测、统一监管。
深化水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广民间河长、志愿河长等模式,着力打造河长制升级版。抓紧制定“湖长制”实施方案,全面建立湖长制。加快推进水资源领域改革,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
确保每年完成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的建设任务。倾斜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脱贫攻坚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完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下大力气整治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现象,到2020年全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得到严格控制,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60亿立方米以内;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91%以上,鄱阳湖流域达90%以上;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Ⅴ类及劣Ⅴ类水体。
省林业厅厅长阎钢军介绍,围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下一步将抓好“四项行动”。
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今后全省每年完成植树造林任务不少于70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2018年实现11个设区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策应乡村振兴战略,力争每年建设150个省级乡村风景林示范点。
实施提升森林质量行动。推广乡土树种、彩叶树种、珍贵树种造林,建设全域彩色森林风景带。
实施森林资源保护行动。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不断巩固全省5100万亩生态公益林保护成果。积极开展重要生态区非国有商品林赎买试点工作,稳步扩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等。
实施绿色产业扶贫行动。重点打造油茶、竹类、香精香料、森林药材、苗木花卉、森林景观利用等六大林下经济产业。力争2020年全省林下经济规模达4600万亩,年产值超2000亿元,参与农户超230万户。
省环保厅厅长陈小平介绍,我省将启动对南昌、赣州、抚州、景德镇、上饶5个设区市的省级环保督察,实现11个设区市全覆盖,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全面启动环保垂改,编制相关配套方案,加快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市县环保垂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明年6月底前按新体制运行等;适时启动全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等;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明年1月1日启动,2019年将总结发布普查成果。
来源:中国江西网
编辑:万洋
编审:胡武龙